> 文章列表 > 占有改定的概念是什么

占有改定的概念是什么

占有改定的概念是什么

占有改定是法律术语,指的是在动产物权转让过程中,当事人之间达成一种特殊约定,即虽然动产的物权已经转让给受让人,但出让人仍然继续占有该动产。这种交付方式称为占有改定,属于观念交付的一种形式。占有改定通常用于简化交易程序,尤其是在出让人需要继续使用该动产的情况下。

占有改定的核心要素包括:

1. 双方合意 :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必须达成转移动产所有权的合意,并约定出让人在所有权转移后继续占有该动产。

2. 间接占有 :受让人通过这种约定获得动产的间接占有,即虽不直接控制动产,但法律上被视为该动产的所有者。

3. 法律效果 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,占有改定自双方约定生效时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。

占有改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交易方式,允许所有权人继续使用其物品,同时完成法律上所有权的转移,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。需要注意的是,通过占有改定实施的转让,如果涉及无权处分,则第三人不能善意取得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占有改定与指示交付有何不同?

占有改定是否构成交付?

如何理解占有改定的法律效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