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热继电器的原理

热继电器的原理

热继电器的原理

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电动机和其他电气设备过载保护的电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热元件时产生的热量,导致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。当这种形变达到一定程度时,会推动连杆动作,进而断开控制电路,使接触器失电,主电路也随之断开,实现过载保护。热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,即过载电流越大或过载时间越长,热继电器动作得越快。

热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:

热元件 :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。

双金属片 :由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组成,受热后弯曲。

动作机构 :包括连杆等,用于将双金属片的形变转化为触点动作。

触点系统 :包括常开(NO)和常闭(NC)触头,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。

复位机制 :热继电器动作后,触点可以通过复位按钮或自动复位。

热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额定电压、额定电流和整定电流范围。热继电器通常用于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长期过载及断相保护,防止电动机因过热而损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短路保护,只能用作过载保护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热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如何选择?

热继电器如何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?

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有何特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