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累计摊销金额计算公式

累计摊销金额计算公式

累计摊销金额计算公式

累计摊销额是指在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,累计已经摊销的金额总和。计算累计摊销额通常遵循以下步骤:

1. 确定资产的原值:这是购买或建造资产时的成本,包括购买价、运输费、安装费、改建费等。

2. 确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:这是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,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。

3. 确定资产的残值:这是在资产使用期限结束时,资产还能够卖出的价值。

4. 选择摊销方法:常见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、加速折旧法、双倍余额递减法等。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,计算公式为:

```年摊销额 = (资产原值 - 预计残值) / 预计使用寿命```

5. 计算累计摊销额:累计摊销额是每年摊销额的总和,计算公式为:

```累计摊销额 = 年摊销额 × 使用年限```

例如,如果一个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,000元,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,预计残值为10,000元,则每年的摊销额为:

```年摊销额 = (100,000 - 10,000) / 10 = 9,000元```

那么在第三年结束时,累计摊销额为:

```累计摊销额 = 9,000 × 3 = 27,000元```

请注意,累计摊销额的计算可能因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而有所不同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遵循相关会计规定进行计算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累计摊销额在会计报表中如何体现?

直线法与其他摊销方法有何区别?

如何根据累计摊销额调整会计政策?